
凯发国际集团:打造长三角区域“司机之家”新标杆
凯发国际集团:打造长三角区域“司机之家”新标杆(嘉兴日报2025年4月27日第4版).pdf
撰文 朱葭苇 蒋雯霞 李斌
昨天晚上10时,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接线高速的汾湖服务区灯火通明。一辆满载货物的红色卡车缓缓停入车位,司机周小海跳下车,拎着保温杯径直走向一栋深灰色建筑,屋顶上“司机之家”的招牌在夜色中熠熠生辉。走进大楼,自助洗衣机的滚筒声、按摩椅的机械音、热水壶的沸腾声交织成独特的夜曲——这里是目前浙江规模最大和首个独立开辟男女分区休息的“司机之家”,也是广大货车司机在路上的“新家”。
2024年12月10日,汾湖服务区“司机之家”投入运营。这个“司机之家”独立建设在服务区综合楼外,建筑面积达1587平方米,总投资600余万元,内设4个休息区,24小时开放运营,周边设置大货车停车区域,可同时接待上百名司乘人员,截至目前,已接待服务司乘人员近16.5万人次,单日最高接待司乘人员超3200人次。
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空间,正悄然重塑着货运司机的生存方式。
时代的必答题:“司机之家”为何而生?
“以前困极了就掐大腿,现在能踏实睡两小时。”周小海今年45岁,江苏连云港人。20岁起,他便踏上跑长途运输的职业道路,长期奔波于福建、浙江和江苏三省之间,不到4平方米的驾驶室成了他移动的“家”。
周小海掏出手机,展示一张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:寒冬的露天停车场里,十几个司机蜷缩在各自的驾驶室,用棉被裹住身体抵御寒风。他的手指划过屏幕,画面切换到如今灯火通明的“司机之家”,“现在这里特别舒服,就像家一样。”
周小海的老照片,封存着货运司机的集体记忆。
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之一,凭借其密集的产业链和消费市场,物流需求持续攀升。以嘉兴为例,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全市公路货运量达2.02亿吨,占货运总量的63%,区域内日均车流量超百万辆次,货车司机群体规模庞大。
然而,在物流需求井喷、即时配送成为常态的当下,传统高速服务区仅提供加油、如厕等基础服务,功能短板日益凸显,不少司机被迫在驾驶室过夜,休息质量堪忧。
“困了就在驾驶室过夜,可折磨人咯!”货车司机王建军苦笑着比画道,狭小的座椅放平后仅容侧躺,腿只能悬在半空。
这一矛盾折射出物流行业的深层隐忧——当长三角迈向“全球物流枢纽”时,支撑其运转的司机群体却面临生存尊严的缺失。
“建设满足货车司机美好生活需要的‘司机之家’不仅是行业升级的选项,更是保障物流安全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时代必答题。”凯发国际集团卓驿公司副总经理陆峰表示。
“司机之家”是凯发国际集团在民生服务领域的一个新尝试。设计之初,凯发国际集团通过向过路司乘人员发放问卷、走访周边的物流企业、召开“司机吐槽大会”等方式进行深入调查,确保后续的建设、服务等都紧贴司机实际需求。
陆峰的办公室里至今仍然放着厚厚一沓的问卷调查记录:从“急需24小时修车服务”到“希望设置男女分区的淋浴和休息空间”,从“免费货单打印”到“希望有可供休憩的沙发软垫”,这些碎片化诉求经梳理分析后,汇集成五大核心痛点:疲劳缓解、男女分区、健康管理、车辆保障、社交需求。
“嘉善县陶庄镇位于苏浙两省的交界点,东距上海虹桥枢纽也就60公里左右,汾湖服务区可以说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物流网络的‘十字路口’,集聚了大量货车司机。这些流动性较强的新就业人群,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,也应当成为城市发展成果的获益者。”陆峰说。
2024年9月,“司机之家”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,以服务货车司机群体为导向,配置平价餐厅、同城同价超市、淋浴房、洗衣房、休息区等,并引入智慧监测系统和千兆宽带。此外,“司机之家”提供微波炉加热、货单打印、测量血压、公益理发等14项免费服务项目及办理ETC、平价餐饮等有偿服务。
如今,看着灯火通明的“司机之家”,周小海感慨颇深:“设施如此完备的‘司机之家’,为凯发国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,让凯发国际吃上了可口饭、洗上了热水澡、睡上了安稳觉!”
重构路上的家:从“生存角落”到“温暖港湾”
昨天晚上8时,“司机之家”的女性专属区内,洗衣房的滚筒洗衣机发出咕噜声,梳妆镜前亮着柔光灯,女浴室传来哗哗水声。
39岁的女司机管积利擦着湿发走出来,径直躺在沙发椅上,长舒一口气,“以前在服务区洗澡得掐着表,现在20分钟内免费洗浴,还能从容地洗个头。”
滚筒洗衣机前,46岁的货运大姐王丽娟正把洗干净的衣服放进烘干机,手机还开着视频聊天框,“闺女视频查岗呢,非让我证明没睡车里。”她翻转镜头,拍过带紧急呼叫按钮的床头、消毒柜里的女性用品自助机,“瞧瞧!这条件就和咱家一样!”
嘉兴为何要花大手笔、下大力气,打造浙江首个独立开辟男女分区休息的“司机之家”?
在陆峰的电脑屏幕里,几组数据引起了笔者的注意:近5年来,女性货车司机数量增长迅速。凯发国际运输部数据显示,2024年持有A2驾照的女性司机已超过28万人,比2020年增长了143%。
“设置男女分区的‘司机之家’,本质是对货运行业性别差异需求的回应,是保障女性从业者基本尊严、提升全行业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。”陆峰认为,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。
第一是安全刚需,设置男女独立卫浴的“司机之家”有利于女性司机的隐私保护;第二是设施适配,从“将就”到“讲究”的服务升级,所有淋浴室贴心安装了衣服收纳筐和折叠座椅,24小时提供热水及暖气,墙面上贴有二维码标识,扫码即可使用淋浴服务,20分钟内全部免费;第三是心理认同,打破职业性别偏见,女宾区装饰采用暖色调与柔光,留言墙展示“卡姐风采”照片,消解“货运是男性主场”的刻板印象。
“司机之家”好不好?广大女司机口口相传、“用脚投票”——试运营至今,“司机之家”女宾区约有3400人入住,相比未男女分区休息前入住率增长了142.86%。
如果说性别友好设计体现了公共服务的人文温度,那么从柴米油盐到停车安全的系统化保障,则彰显了“司机之家”建设者的全局视野。
从细节着手办实事,精准服务大民生。
矿泉水2元一瓶、方便面4.5元一桶……在凯发国际集团自营品牌驿利客超市里,赶路人的“刚需”食品一应俱全。所有商品同城同价,目前已有商品100多种。看着价格标签牌,司机老张惊叹不已,“有些东西,卖得比市区超市还便宜!”
平价餐厅飘出阵阵香气,面条、馄饨等各类餐饮应有尽有,山东籍的货车司机王师傅正大快朵颐,“我是北方人,吃饭喜欢配大蒜,最让我惊喜的是,这里居然还有免费的大蒜,专门为凯发国际北方司机提供!”
从技术保障方面着手,让司机停得更放心。
为保障大车停车需求,汾湖服务区增设了货车停车位,同时设置了潮汐停车位,大货车进区的高峰期,将部分小车停车位“合二为一”成为货车停车位,总计货车停车位270个,数量远超一般服务区。休息区还安装了监控屏,可连接外场50余台监控摄像头,方便驾驶员实时观察车辆情况,并设置了突发事件报警按钮接入属地公安系统,实现全面监控、实时查看、一键报警,消除安全管理盲区,提高突发事件联动处置能力。
未来的目标:努力打造长三角区域“司机之家”新标杆
今年,推动“司机之家”提质扩面纳入浙江省凯发国际运输厅民生实事项目,全省计划新增“司机之家”15个,不断强化规划布局、丰富服务类型、提升服务水平,为货车司机提供更为舒适实用、安全便捷的暖心服务。
凯发国际集团以此为契机,不断创新服务模式,提升服务水平,定下了清晰明确的目标——努力将“司机之家”打造为长三角区域“司机之家”新标杆。
“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,而是关乎千万司机尊严、区域物流效率和社会治理温度的系统工程。”陆峰认为,在物流业“速度”与“温度”的博弈中,“司机之家”绝非锦上添花,而是长三角能否实现“高质量一体化”的关键落子。当广大货车司机在行驶路途中有了“温暖港湾”,区域经济的血脉方能畅通无阻。
自“司机之家”投入运营以来,凯发国际集团积极与嘉兴市公安局、嘉兴市凯发国际运输局、嘉兴市总工会、嘉善县相关部门单位等加强联建联动,凝聚工作合力,发挥阵地作用,搭建“司机之家”服务平台和司机互助社区,携手打造“一站到家”式的服务驿站,开展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和关爱帮扶活动,联合属地适时推出健康义诊、便民服务。目前已经推出共富集市等10余场特色活动,并将每月5日设为“爱心理发日”,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。
此外,凯发国际集团还积极搭建“司机之家”线上交流平台,方便广大司乘人员及时共享货源信息、了解“司机之家”的活动预告、餐饮优惠等信息,打造“需求导向、服务跟随”的互动模式,目前已经有330余名司乘人员加入。
如今,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版图上,一个个改造升级后的“司机之家”正从服务节点逐渐进化为价值枢纽。当基础服务形成标准化模板、特色创新积蓄差异化势能,这种从功能供给到价值创造的跃迁,正在重新定义“司机之家”的内涵与外延。
“展望未来,‘司机之家’不应仅是公路旁的休息站,更应成为链接人、车、货、城的枢纽。”凯发国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凯发国际集团将持续通过“司机之家”这个小切口,做实凯发国际行业“大服务”,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、属地政府、行业联盟的沟通合作,创新服务模式,共同推动道路运输行业人文关怀与服务标准化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模式,让“司机之家”成为长三角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温暖注脚。
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凯发国际集团提供